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陈一新:推动“新青年下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日期:2015-10-15 05:18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王丹容 字号:[ ]

  10月1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全市“新青年下乡”活动工作汇报会上强调,要在认真总结前阶段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推动“新青年下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真正使其成为青年学生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的新载体,成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抓手,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和样本。

  今年7月以来,我市创新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按照“一所高校联系一个县(市、区)、一个学院(系)联系一个乡镇(街道)、一个班级联系一个村居(社区)”的要求,在温各高校已组建1242支服务队,奔赴基层一线开展送理论、送科技、送文艺、送服务等活动,推动了理论进基层和实践进课堂,使高校学生得到了锻炼、基层群众得到了实惠。10月14日的会议回顾前阶段活动开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部署下步任务和举措。

  “这项活动已初创成果、形成路子,为下步活动深化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我市给全省提供样本做了有益探索。”陈一新充分肯定前阶段活动开展情况后指出,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新探索,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新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家园建设的新力量,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我们一定要深化认识、形成共识,切实增强抓好“新青年下乡”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活动更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

  陈一新指出,深入推进“新青年下乡”活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实施“五化战略”、深化落实“十大举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育人为主题,以思想文化引领为主线,以农村基层为主阵地,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依托,建立“一校一县、一系一乡、一班一村”的结对联系制度,搭建“校院+农村实践基地”共建教育平台,采取“集中活动+常态服务”模式,推进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陈一新指出,创新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重点要突出思想引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农村宣传思想教育,把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让“新青年下乡”活动更加聚焦。要强化基层导向,探索有效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动员青年学生下基层、到一线,既读万卷书、更行万里路,在深入实践中深耕农村这块土地,真正了解农民这个群体,让“新青年下乡”活动更接“地气”。要着眼创业创新,找准“新青年下乡”活动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结合点,完善高校与基层结对挂钩机制,让“新青年下乡”活动更具实效。要注重特色服务,强化学校与地方的对接,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青年学生“愿意做、能够做、能做好”的服务项目,开展“点对点”“订单式”服务,让“新青年下乡”活动更有吸引力。要做好统筹文章,统筹安排人员、时间、方式,让“新青年下乡”活动更加可持续。

  陈一新强调,各地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高校主导、市县联动、社会参与”的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要凝聚各方合力,各司其职、加强配合,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和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要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广大青年对“新青年下乡”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主持会议。市领导仇杨均、郑朝阳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