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全市“破两难、纠四不”专项活动亮出成绩单
日期:2015-10-29 07:08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姜巽林 字号:[ ]

  改进作风、提高效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温州的表现怎么样?10月28日,全市“破两难、纠四不”作风效能整治专项活动晒出一张“成绩单”,用一个个数据和实绩说话,用一记记铁拳打出清风正气。

  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和竞争力,抓作风效能就是抓发展——针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不力,一些干部“不担责、不作为、不认真、不用心”,一些机关单位存在“小鬼难缠”“庸懒散慢”“只微笑不服务”现象,一些干部为政不廉等问题突出,市委市政府下猛药、治重疴,于今年3月启动了“破两难、纠四不”作风效能整治专项活动。

  半年多来,专项活动大力破解群众办事难、工作推进难,严格查纠领导干部工作不担责、不作为、不认真、不用心,有力推动作风效能建设走向深入。这份“成绩单”上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破解难题256个,问责183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3人,乡科级干部78人,党政纪处分26人,书面效能告诫23人,免职等组织处理3人。一批涉及时间长、部门多、政策处理难、关系错综复杂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力的破解。

  广开渠道

  征求意见1736人次

  “破两难、纠四不”作风效能整治专项活动主要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力、落实温商回归等重大项目不力、落实行政审批服务制度不力等“三个落实不力”问题,开展查纠整治。

  活动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先后20余次召开“破两难、纠四不”专项活动难题破解协调会,对“三个落实不力”问题开展协调、破解、问责。全市召开“破两难、纠四不”专项活动有关会议346次,向社会各界征求“破两难、纠四不”意见建议1736人次。

  同时,专项活动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和“清廉温州”网站、各效能监测点公开发布征集公告,畅通投诉热线12388、温商回归(招商引资)投诉中心、12345市长热线等多条渠道,广泛向社会各界征集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推诿等问题线索。市委办、市府办、市审管办、市招商局等牵头责任单位通过热线电话、专项督查等方式征集问题线索及问责建议,每月汇总到市纪委监察局。

  截至目前,全市共征集3000余条问题反映,并从中核实、梳理、综合382件问题线索。

  精准制导

  重点破难256个

  这么多线索,如何精准制导、有效发力?专项活动建立了问题线索联动督办机制,实行分类办理。简单的问题交由相关事权的机关单位和地区限期办理;涉及多个单位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召开协调会予以解决;比较严重的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启动问责程序,并责成、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破解难题256个。

  一批涉及时间长、部门多、政策处理难、关系错综复杂的“老大难”问题,在市纪委监察局的牵头下,各个击破——市区双龙路改建工程、S1线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奥体中心综合体项目内高压线塔迁移、韩国时尚新天地项目工艺变更备案、中国皮具大世界项目预审、泰顺县莲云谷温泉配套项目银行贷款难、平阳银泰项目消防验收难等19个温商回归引资项目难题,逐一破解,破解率为82%。

  审批前置条件清理规范,审批手续网上办理……一项项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改革加速推进。截至9月底,市本级行政审批即办率达51%左右,承诺件提前办结率为91.5%,群众满意度评价为96%。

  严格问责

  两个月查处典型46起

  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专项活动紧握问责这柄反腐利器,以严肃问责“四不”倒逼“两难”破解。

  凡因“两难”“四不”问题导致落实不力、推进不畅、群众反映强烈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问责一起——近期查处的市质监站长达十年六个月不出具市行政中心大楼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市土地登记交易中心在办理滨江商务区地块相关手续工作中推诿扯皮、鹿城区行政执法局审批事项拖而不决等三个典型案件,在机关单位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各类“中梗阻”、“处(科)长当政”和“小鬼难缠”,集中整治,严予问责——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集中两个月时间,对这三个关键环节开展整治,共查处问责典型案件46起,形成了强大震慑。

  “破两难、纠四不”查处的案件,一概实行“一案双查”,责任全部上追一级——在现已问责的183位党员干部中,因负领导责任而被追责的有26人,均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彰显了问责的威慑力。

  而边查处边通报,更让人见识到专项活动的雷厉风行:上个月,专项活动对8起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批评,并于媒体曝光,形成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整改一批的“警钟效应”。

  晒出计划

  近期通报一批典型

  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永远在路上。全市“破两难、纠四不”作风效能整治专项活动一面收获战果,一面也晒出了新的“计划表”。记者10月28日从市纪委监察局获悉,接下来,专项活动将从四个方面持续亮剑。

  持续破解难题——专项活动将进一步梳理确定破解的难题,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理期限,推行难题破解公开公示制度,重点难题办理过程及成效要通过媒体等方式接受社会评议。对事关发展全局、民生民计或社会稳定、群众反响强烈的难题,适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邀请专家、“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召开听证会,群策群力,寻找破解之策。

  加大问责力度——专项活动将持续加大问责力度,对久拖不决、屡促不进的“两难”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四不”行为,越往后处理越重、监督越严、力度越大。问题严重、影响恶劣或屡纠屡现的,一律上追一级,追究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的责任。典型案件持续向全市通报并在媒体上指名道姓进行曝光,近期就有一批“破两难、纠四不”典型案件即将向全市通报。

  此外,我市还将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媒体、市民监督团等力量,开展全市“破两难、纠四不”大督查,督促推进专项活动。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上下功夫,出台“两难、四不”问责实施办法,用长效机制保障难题破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