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温暖之州的十年守护
日期:2015-11-23 05:48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章会 王荣 字号:[ ]

  10年前,李学生在金温铁路上纵身一跃,感动温州城。10年来,在温州人的照顾下,他的父亲健康平安,他的女儿成长为青春靓丽的大学生——

温暖之州的十年守护

2005年11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抱着小李敏合影。 (杨冰杰翻拍)

从11月上旬起,李敏开始在义乌商贸城实习。 (本人供图)

  昨天(11月22日)的义乌,阳光明媚,对于义乌工商学院大二学生李敏来说,这又是温暖的一天。10年前的这一天,李敏代替逝去的爸爸李学生,参加浙江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会合影留念。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面带微笑,将她抱坐在自己腿上,温和地对她说:“你父亲是英雄!要好好学习,自立自强……”

  2005年2月20日,来自河南商丘的在温务工青年李学生,为抢救两名在铁轨上玩耍的儿童,被火车撞飞牺牲。李学生的壮举感动整个温州城,十年来,这个温暖之州承担起英雄为人子、为人父的职责,牵起他老父和幼女的手,助他们在温州安心养老、成长……

  “爷爷跟我说,在外上学不要因为有社会各界的捐款就胡乱花钱,也不要因为爸爸是英雄就刻意节俭,正常的学习、生活开销,大伙儿都帮我准备好了。”——李敏

  冬日的傍晚,夜色黑得特别快,鹿城区松台街道水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却灯火通明。自今年3月起,李学生的父亲李洪深每天在这里免费享用中餐和晚餐。“菜分量很足,吃不了就带回家把明天早餐也解决了。”李洪深皱纹里似乎都有了笑意。

  “2005年5月,李敏和爷爷住进我们水心社区的廉租房,每月只需57元租金,现在又解决了中餐和晚餐,老人生活更方便了。”社区主任林文花在这里工作了13年,李洪深把她当家人,外出都要来跟林主任招呼一声:林主任,我出去一下;林主任,我回一趟老家。

  林文花说,这十年来,每逢年过节,她都有给那些慰问李敏一家的人带路。这十年不断的慰问和捐助,基本上解决了李家爷孙的生活费用。

  李学生去世后短短几日,温州全城捐款357703.75元,料理完后事,全部捐款合计约28万元,由鹿城区慈善总会开设专户进行管理,每月支出1700元生活费,加上其他医药费报销、上学开销,截至上月底,这笔慈善金还剩下102706.3元,足够支持李敏继续求学;落户温州后,水心社区为李敏申请了低保,每月发放低保金900元;被纳入温州叶康松慈善基金百名特困孤儿健康成长跟踪救助计划后,李家每月能另外获得部分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李学生牺牲后,李敏成了鹿城区水心二小的寄宿生,食宿费全免。之后的六年中学生活,李敏一直住校,享受食宿费、学杂费全免。高中时,学校还每学期给她的校园卡里多存一些钱,方便她像普通同学一样在小卖部里买东西。

  “我本身花钱不多,懂事以来,好像都没有钱不够用的感觉。”11月的薄暮时分,在义乌工商学院校园旁,李敏长发披肩,唇红肤白,青春的活力和沉郁的气质交织一身。她说自己还是很幸运的,虽然幼时失母、少年失父,但第二故乡给了她满满的温暖。

  “身边人都对我很好,那种好是不把我当特殊人,对我像普通人一样,我喜欢这样,因为爸爸的事给我挺大压力,我担心大家会在我身上放太多期望。”——李敏

  10岁时突然没有了父亲,被带到陌生的温州,李敏说自己那时候天天哭,都哭出眼角膜炎。水心二小安排了一个“接力队”:白天在班上组织学习小组,请同学主动找她说话、玩游戏;下午放学后或晚自修时间,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来查漏补缺;晚上7点后,生活老师接手照顾她的起居、课外阅读等。

  周末和节假日,李敏会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去亲近大自然。温州新青年志愿队安排三名志愿者对李敏进行跟踪帮扶,除了辅导功课,还常常带她去三垟湿地公园划船,去瞿溪看会市,去江西三清山踏青……

  “我有干妈妈呢,平常别人介绍我的时候总说,这是李敏,李学生的女儿,后面6个字会让我觉得自己立马就矮下去。但干妈妈不会,她带我参加朋友聚会,总是自豪地说:这是李敏,我的干女儿,漂亮吧!”李敏口中的干妈妈叫饶红珍,是新青年志愿队的义工,自初中给她补习数学开始,一直给了李敏很多妈妈一样的温暖。饶红珍说:“她是个很内慧的孩子,她总担心自己不够努力会给爸爸抹黑,我希望有人为她点亮前进的心灯。”

  饶红珍是温州实验中学的数学老师。她告诉李敏,爸爸已经走了,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在学习上,饶红珍为李敏制定学习计划,发动自己不同学科的同事为她补习,每次都细心地为她备好车费、排好公交线路。

  中学六年,在李敏看来,自己跟其他孩子一样,平日紧张学习,周末要么回家,要么与同学相约。但她不知道,暖流其实是悄悄涌动的。就读温州十七中时的初中班主任石琦老师说,为了让李敏能体验同龄孩子相似的家庭环境,学校特地找一些跟李敏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家长,请他们安排李敏去过周末。接到“任务”的家长都非常热心,常常让孩子请李敏回家做客。

  许多是李敏最要好的同学,她的家李敏也去得最多。每次去,许妈妈给李敏准备的吃穿用度,都跟自己的女儿一样,许爸爸则必做一道鱼,因为李敏说许爸爸烧的鱼很好吃。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有哀愁,考不好时会难过,有人重提往事会伤心,“每每这时,我就陪在她身边,尽力安慰她。她有时不爱说话,我就买一个本子,把想对她说的话写在本子上递给她,她再回给我,两个人一起难过,互相鼓励。”在绍兴文理学院上大二的许多,一直与李敏保持着联系。

  厉剑霄是李敏就读温州二十一中时的高一班主任。她曾特地叮嘱班上其他同学,不要对李敏特殊看待,让她做一个普通学生。在她看来,李敏的心理发育很健康,看起来文弱,实际上很有韧性,她虽然不会很主动,但班级的事只要说一声:“李敏,你帮忙把黑板报出一下”“你来当主持人吧”,她都会满口应下“好的”,然后干得妥妥当当。她还是学校广播社的播音员,每到周五,校园里就能听到她温和好听的普通话。

  “把她当普通学生,让她心理健康地成长。”“远远地关心,让她自然生长。”温州第十七中学校长杨成风和时任温州二十一中校长吕俊杰接受采访时异口同声地表达了相同的理念。

  “当年习大大的拥抱和温和的话语激励了我10年。10年后,我写给他的信竟然有了回应,这对我来说是新的正能量,我想把它藏在心底,以后遇到困难时,可以告诉自己:这一路,有这么多温暖,还有什么事过不去?”

  ——李敏

  今年是李学生去世十周年,清明节李敏回到河南商丘给父亲扫墓,有热心人对她说:十年了,很多人关心着你,你又考上大学了,应该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汇报一下。回学校后,李敏悄悄写了这封信:“习大大,您好!您还记得李学生吗?我是他的女儿李敏……”

  两个月后,几乎已经忘记此事的李敏接到北京的电话,因为是陌生来电,李敏拒接了两次。直到第二天中午,她吃完午饭在校园里散步,再次接到来电时,才知道她的信,总书记收到了。电话里,工作人员还详细地询问:“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生活上有困难吗……”

  几个月后再跟记者提及此事,李敏说她当时心里充满了感动,她甚至舍不得跟任何人分享这件事,就像那张跟习大大的合影曾经被爷爷深藏在箱底一样,她也想把习大大今日的关爱藏在心底,将来遇到挫折时,再一个人拿出来“咀嚼”,陪伴自己走过下一个十年、更多的十年。

  在义乌上大学一年多来,李敏参加了学校的“爱心社”,常常跟同学出去做志愿者,她说这谈不上回报社会,只是觉得做这些事比参加舞蹈社之类的活动更让她自如。从11月初起,李敏到义乌商贸城实习,她希望大学毕业,能回到温州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因为在她的印象中,父亲就是属于温州的,她应该呆在离父亲近的地方。“我青少年时期的朋友、记忆都是温州的,如果不回去,我会觉得失去很多,这里会空落落的……”她轻轻地拍着自己的胸口说。

  新闻回放

  2005年2月20日下午4点50分许,来自河南商丘的在温务工青年李学生路过金温铁路鹿城马坑隧道口时,一幕险情出现在眼前:由杭州开往温州的5107次列车以70公里的时速呼啸而来。就在离火车头700余米处,铁轨上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玩耍!千钧一发之际,李学生飞身上前抓住男孩,将他甩出铁轨,正当他试图回身去抓女孩时,火车尖叫着冲过来,无情地将他俩撞倒……他的生命定格在37岁。

  当年3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作出批示:“李学生的事迹感人至深!李学生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学生就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做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