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来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企业一线考察,调研工业经济发展。他强调,要坚持实业为本,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机器换人”“空间换地”力度,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进车间、看生产,陈一新和市领导仇杨均、孔海龙,先后来到温州宏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欧珑电气有限公司、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倾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商讨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利用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温州宏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建设污废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可处理处置污泥、造革废料,变废为宝进行清洁生产,并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集中供热的土地集约化应用。“发展高效、环保的产业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陈一新仔细了解项目的生态功能和运行模式后说,这是高效益、高技术、清洁的朝阳产业。希望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成为温州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先进技术管理、具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的标杆。
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欧珑电气有限公司去年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陈一新走进厂房车间,了解“机器换人”情况,察看企业生产运行。他鼓励企业要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双提升;加大“空间换地”力度,提高厂房容积率,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走过24年历程,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有关减速器产品打破了外企垄断,并正参与研发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工业机器人项目。陈一新鼓励企业坚守实业、坚持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研发能力,真正把打造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梦想变成现实。
走进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员工创造了各类文化、休闲、娱乐的空间,给企业人才营造了温馨的家的氛围。如今,企业已申请30多项专利,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陈一新充分肯定企业文化建设,并勉励要加强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助推企业真正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科技企业。
在调研中,陈一新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四换三名”,引导企业加快“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要深入实施“三转一市”,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要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积极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