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解读“八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之七
日期:2015-04-12 07:02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林乃鹏 字号:[ ]

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信用建设

  筑底企稳向好的温州经济,在转型升级的坡道上砥砺奋进,希冀再创新的辉煌。

  然而,企业金融风险尚未完全退去,依然掣肘着温州经济前行的脚步,成了当前我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很多企业就难以摆脱包袱、轻装上阵,转型升级更无从谈起。

  今年,温州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到了紧要关头。为此,市委市政府把企业金融风险化解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八大攻坚”行动,将其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之一,全力摆脱金融风险的困扰。

  伴随“突围”的冲锋号,温州将出台怎样的战略和战术,如何努力实现从“风险先发地区”到“率先突围地区”的转变?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办——一支奋战在我市企业金融风险处置一线的“特种部队”,请他们揭秘“作战计划”。

  强化企业风险化解

  推进63家重点风险企业处置

  “加快推进15家市级重点、48家县级重点风险企业的处置,力争2015年基本完成。”在我市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化解行动方案里,有这么一个具体的战略目标。

  市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办副主任陈小义介绍,今年市、县企业金融风险处置办继续集中办公,建立市、县两级重点风险企业联络员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并综合利用各种协调处置手段,按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方案,大力推进处置工作。同时,强化政银企法联动,定期会商,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除了化解重点风险企业“点”上的风险,我市今年还推行重点镇(街)企业“两链”风险处置试点工作,采取转续、分担、盘活、重塑、增信等措施,对区域内重点行业的企业实施分类帮扶处置,有效化解企业“两链”风险。

  3月份,市处置办已选定第一批试点单位,即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城街道、平阳县萧江镇。陈小义介绍,这两个镇(街)的试点工作已经先行启动,并完成针对优质类企业的银企对接会。计划于6月底完成第一批的这两个试点工作,并于7月至12月,在全市选择10个重点镇(街)推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化解企业金融风险作为当务之急来抓,打好防控化解“组合拳”,帮助企业摆脱风险。记者了解到,2014年我市共帮扶315家重点困难企业化解资金链风险。

  处置银行不良贷款

  加快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去年我市加大了处置银行不良贷款的力度,共处置银行不良贷款394亿元。截至去年末,全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00.1亿元,不良贷款率回落至4.08%。今年,我市加快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速度,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 “双降”。

  在具体行动上,陈小义介绍,我市正在组建地方政府主导、专业机构参与的温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属地化处置不良资产。目前,各项前期筹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组建方案也已经上报省级层面。

  “各银行机构已经对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进行了排摸,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上级争取不良核销倾斜政策;协调司法部门加大对不良贷款处置的政策支持;对不良率较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专门的化解方案,确保2015年继续‘双降’。”

  在力促银行不良“双降”的同时,我市还将增强资金流动性,全年全市新增金融融资量600亿元。陈小义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协调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与省行和总行的沟通,积极向上争取信贷倾斜政策,争取信贷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积极支持做大做强做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引导其加大支农、支小力度,更好地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建设增信引导机制

  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

  强化地方增信引导机制建设,也是今年我市企业金融风险化解攻坚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重点是推动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落地。

  “我市正引入政府增信长效机制,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为符合保证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证,构建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信保基金三位一体信用保证体系,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陈小义说。

  2月份,市府办已经出台了温州市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方案,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正在积极筹建中,预计6月份开始运行。相关银行及有关方面将筛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由信保基金为其提供信用保证,促进信贷投放。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急转贷资金管理与使用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后续服务;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应急转贷,推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抱团设立应急转贷资金。

  “银行信贷怎么保持原有的规模,或者说怎么对好的企业增加信贷,这方面我们与银行做了很多次沟通,各家银行也作了表态,总体来讲银行会给企业大力支持。”与此同时,陈小义也建议企业控制好负债规模,提升盈利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银行放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