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由市委政研室委托温州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起草的《2015温州国际化发展报告》发布。报告通过研究比较表明,与同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另外13个城市相比,温州目前落后于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基本处于“最后梯队”。但同时,温州又具有国际化发展的自身优势,其中遍布全球的69万温籍华侨是温州最大的优势。
横向比较靠后
纵向比较提升
据悉,课题组根据国际上研究城市国际化的趋势,采用基础指标体系和核心指标体系两者结合的评价方式,分别对温州的国际化指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同时,选择了44个三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个一级指标,对省内7个主要城市2014年的国际化水平进行横向评估比较。
报告显示,温州国际化指数(横向)是3.09,而杭州、宁波分别以8.35和7.12列前二名。温州处于全省二档的前列,与杭州、宁波相差比较大,而与同为第二档次的绍兴(1.9)、金华(1.83)、嘉兴(1.82)等相差不大。
从201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也能明显看出,温州各项指标与宁波、杭州的差距不小。比如,在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中,温州市的GDP总量为3131.85亿元,约为宁波市5580.8亿元的1/2,不及杭州市7102.26亿元的一半;在浙江省GDP占比上,温州仅为10.55%,而宁波、杭州分别为18.8%和23.92%。
不过,纵向比较来看,2014年温州的国际化指数(纵向)为8.87,比2005年的1.32、2010年的4.63有了大幅提升,表明温州近十年的国际化有很大的进展。尤其是近五年来,温州涉外指标的变化明显,显示出温州国际化趋势在加快。
具有独特优势
温州人国际化
报告表明,温州在城市国际化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如自然环境优美,华侨数量多、分布广,具有早期走出去的先发优势和国际口岸的优势等。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人员的国际化,即温州人走出去的独特优势。
而根据《温州人在海内外分布分析报告》,2015年,3.94%的温州人分布在海外。其中,意大利分布占比最高,其次为韩国和泰国。该报告是由个推大数据中心选取2015春节期间在温人群整体,对其最近半年(2015.06.15-2015.12.15)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样本总数为218万人。
基于上述分析,课题组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温州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上,应该要做到既符合温州的特殊市情,又能达到国际化的普遍要求,厘清各项工作与国际化的关系,动态系统地设计好实施国际化的路径。具体包括将温州机场打造成为浙南闽北的区域中心机场,加快高能级国际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大市,改善出口乏力的现状,打造进口商品跨境电商高地;大力发展国际化教育,增加与海外温商二代、三代的感情,吸引他们回归;充分发挥温商网络优势,让温州成为“一带一路”巨大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