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就今年组织工作提出了8个方面指示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市委组织部明确了今年工作的40个要点,旨在补短板、立标杆,为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概括起来就是“2件大事+4项重点工作”,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两件大事,以及“选人用人管人规范年”“农村基层党建深化年”、两新党建、人才工作等4项重点工作,明确了任务要求,亮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这些要点,与全市党员干部人才的干事创业、锻炼成长息息相关,结合起来就是一套保障温州“十三五”开好局的组织工作“组合拳”。
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来说,其中哪些内容应该倍加关注?温州日报以“备忘录”的形式为您理一理。
指示摘要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实“学”,抓牢“做”,确保取得实效。努力使每个党员都能成为一面旗帜。
——集中精力抓换届,关键要谋在前,不打无准备之战。对温州来说,抓好乡镇换届尤为重要,必须牢牢抓在手上,为整个换届工作打好基础。
——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政治上不合格、品德方面有缺陷的,本事再大也不能用。
——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特别要强调为事业发展需要选人,强调人岗相适、实干导向、自身过硬。真正把温州干部队伍带成能打硬战、能打胜战的“温州铁军”。
——培养能谋善干的干部。特别注重干部的理念眼界和专业化能力的培养培训。
——大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既要坚持到吃劲岗位历练,进行递进式培养,又要探索敢于打破“隐形台阶”让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
——把提升战斗力作为检验基层党建成效的根本标准。基层党建工作核心是要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关键是要看党群干群关系好不好。要按照“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要求,继续打好红色系列组合拳。
——以创业创新为导向,以青年人才为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努力打造人才生态示范城市。
要点聚焦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怎么开展?
●抓实“学”这个基础,普遍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培训,认真学习党章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使每名党员都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抓牢“做”这个关键,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全面开展对标检视,着力解决党员党性修养、党员教育管理、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经常性提醒和批评制度。深化党员参教信教问题整治,稳妥推进不合格党员处置。
市县乡换届怎样换出正气和活力?
●坚持党管干部,从严把好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重点选好配强各级党政正职,破除论资排辈,强化基层导向,大力选拔“狮子型”干部,注意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注意选拔使用“老黄牛型”干部。
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人选,优先考虑有基层经历经验的干部,要有一批有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
乡镇(街道)班子配备,在人选上要拓宽渠道,在年龄上不搞层层递减。
●全面实行换届纪律承诺制度,全面开展换届风气巡查,凡举就查、露头就打。畅通“12380”等举报渠道,对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跑风漏气、说情打招呼等问题,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通报。
●建立换届工作“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无论哪里出了问题,都要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选人用人管人如何更加规范?
在干部“上”的方面>>>
●把政治标准放首位,树立强化三个导向:
更加注重基层导向——注重从改革发展稳定一线选拔干部,特别是经受过艰苦扎实磨练和复杂斗争考验的干部。加大从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党政正职中选拔优秀干部的力度。
更加重视实干实绩导向——考核干部关键要看怎么干的态度、干出怎么样的成绩。
更加突出专业导向——重点选拔储备一批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能够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干部,为他们“安位子”“搭台子”。
●防止“带病提拔”,对考察对象重点做到“四查”:查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查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查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等档案信息、查干部遵守因私出国(境)有关规定的情况。
在干部“下”的方面>>>
●建立干部“负面信息库”,探索组织部门定期听取审计信息等制度,及时收集汇总分散在各个监督部门中的干部“负面信息”。
●出台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实施细则和治理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实施办法。准确锁定一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和“为官不为”干部,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调整和问责。
在干部“管”的方面>>>
●开展“整治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裸官”等6项重点整治。
●加强市管干部数字档案应用,注重运用大数据分析给干部精准画像、综合研判。
在干部“育”的方面>>>
●针对选拔培养“狮子型”干部、“老黄牛型”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实施“三项工程”:
“百狮遴选”工程——通过“组织推荐、综合比选”方式,遴选一批“狮子型”干部,统一纳入市管后备干部管理,作为重点对象跟踪培养。
“百牛识别”工程——掌握一批“老黄牛型”干部,创造机会培养使用。
优秀年轻干部“接力工程”——重点开展年轻干部“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即选拔一批副县级年轻领导干部,预备一批近期可提拔为副县级年轻领导干部的人选,储备一批着眼中长期使用的年轻后备干部。
以上三类人选产生后,分别建立干部库,实行重点培养、重点管理,在干部调整补充时优先考虑。同时,加大点派到吃劲岗位的力度,点派到重要工作、重点难题、重大项目作为攻坚专员。
在干部“爱”的方面>>>
●研究制定《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宽容失误失败的实施意见》,鼓励干部放手去干、大胆去闯。
●确保“乡镇干部经济待遇一般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20%以上,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提高到20%”。
深化农村基层党建要抓哪些重点?
●开展“示范、达标、整转”三大行动:
示范行动——通过开展“十村样板、百村示范”创建活动,挖掘和培养一批典型,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水平。
达标行动——依据省里“20条”和市里“30条”,制定村级组织建设标准,全面推进对标、达标工作,及时验收。
整转行动——将不达标的村作为软弱落后党组织重点整治对象,集中开展限期整顿转化。对那些在执行值班坐班、两倍报酬、“五议两公开”“四必到、四必访”、重大事项审签单、三资管理、“三会一课”等重要制度上打折扣、有反弹,或在关键时刻村级党组织丧失战斗力的村,即使达标也要重新整转。
●深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实现全市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全覆盖,并发挥实质作用。
●实施“红色领头雁工程”。全面推行村主职干部履职清单和村书记履职情况日常考核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村干部言行“负面清单”,探索不适任村干部退出机制。稳妥推进任期满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可通过推荐参加换届选举、组织任命等多种途径选拔到村“两委”班子。开展“百名优秀村(居)书记”评选,加大从优秀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
●推进“红色阵地”建设,确保一年(2016年底)在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村民中心全覆盖;两年,实现所有村民中心标志标识全覆盖;三年,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标全覆盖。
●坚持提前谋划,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准备,进一步深化农村作风巡查等工作举措,确保把工作做充分、把问题消除在前。
两新组织党建有哪些新举措?
●研究出台开展“红色动力工程”实施意见,探索发挥实质作用的多元路径。开展以“组织亮牌子、党员亮形象、工作亮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三亮”工作。探索重大事项党组织调研建议制度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工作机制。
●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市县两级重点抓200家企业,市里重点打造50家非公党建工作标杆企业。
●力争新建6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服务管理机制。
●探索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跟进互联网企业、文化创意企业、特色小镇等党建工作,确保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到位。
●开展“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市县两级选派一批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退休或“退二线”党员干部到区域型、联合型以及工作薄弱的党组织兼任“第一书记”,帮助开展党建工作。
●建立“三同步”工作机制,在社会组织登记时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年检时同步检查党建工作、评估时同步将党建工作纳入重要指标。
人才生态示范城市怎样凝聚优势?
●扩大“人才新政十条”政策影响力,加大精准引才力度,突出“高精尖缺”,聚焦“510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吸引十大新兴产业领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科技创业人才和团队,五大传统产业领域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科技人才,以人才新优势推进产业新发展。
●深化以企业引才、大使引才、以侨引才、以才引才、中介引才“五项机制”,培育引才中介和猎头,在产业集聚区、重点人才平台专门成立招才组。
●今年全市力争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人才15名以上,遴选引进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5个以上,引进“580计划”人才和“海外工程师”50人左右。
●组织开展“百企聚才”活动,精心筛选100家左右具有强烈人才需求、具备良好引才条件的优质企业,作为引才重点单位和组织部门重点服务单位,打造引才用才示范点。
●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温商企业家和青年企业家培育力度,注重培养引进产业急需的技术人才,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
●集中力量做强做好高新区(浙南科技城)、乐清“千人计划”产业园两大人才平台,发挥人才的集聚和规模效应。
●认真落实“以情聚才十条”,建立人才服务“政策清单”,推行人才服务“一卡通”,实行人才服务“一站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