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徐立毅:奋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日期:2016-03-23 05:33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吴勇 字号:[ ]

徐立毅赴文成泰顺调研指导工作

  3月21日、22日两天,市委书记徐立毅赴文成、泰顺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抓手,做好生态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进一步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

  正值春分时节,徐立毅和市委常委、秘书长仇杨均冒着细雨,先后赴文成县兴福堂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欧陆风情商业街、铜铃山景区、天鹅堡小镇和泰顺县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司前畲族镇左溪畲族村、罗阳镇岭北社区,实地考察旧村改造、景区建设、特色小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指导推动山区工作落实。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铜铃山的壶穴奇观、乌岩岭的绿色宝库,大自然的馈赠是山区最大的发展优势。依托两大国家级金字招牌,文成、泰顺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有了长足进展。通往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公路沿线,文成正加快建设以滑雪滑草为重点的“养生”组团和以禅修文化为重点的“养心”组团。徐立毅一路看大景区建设和小景点打造,体验山路的通达舒适性,询问旅游产品组合的时隔路途。徐立毅说:“发展旅游业不能搞‘低小散’,而是要朝着区域化、集聚化的方向发展。要集中区域、集中力量推进重点景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带动打造周边个性化、有特色的小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把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给游客留下深刻记忆,让人流连忘返。”他强调,要呵护好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珍稀资源,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建设相统一,进一步彰显原生态系统的特色优势和独特魅力。

  坐拥古树、古道、古桥、古村和古民俗,岭北村尾村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少群众抓住机遇开起了农家乐、民宿,搞起了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徐立毅走进民宿,看住宿条件、问接待能力,强调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民宿经济、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精品民宿设计竞赛等将城里人的资金、文化、理念吸引流向山里,让乡村旅游和群众致富更加紧密结合,帮助越来越多的群众找到致富的门路。在畲族风情浓郁的左溪村,听闻村党组织队伍创新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徐立毅肯定基层党组织引入网格化管理的做法,希望以党员联组带户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齐心打造浙江“畲族第一村”。

  在秀美的瓯越大地上驱车,阡陌田园、古朴村寨、清澈溪流不时出现。“温州山好水好空气好,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天然本底。绿树掩映中处处见风景,因而特别适合自驾游。” 徐立毅指出,做旅游一定程度上就是做服务。要加快改善软硬件设施,完善游客集散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乡公共休憩区和服务区覆盖面,提供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提高旅游的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让每一位游客都感到宾至如归,让置身其中的游人真正坐下来、静下来、住下来。

  在文成县城入城口,正在实施的兴福堂城中村改造项目将全面提升县域第一印象。在泰顺县城,无区域生态移民区的建成刷新县域形象。而他们的背后,都请来浙江绿城集团等参与代建或搞设计方案。“虽然县城建在‘山沟沟’,开发建设的视野和手笔决不能‘山沟沟’。”徐立毅说,“小县大城”符合新型城镇化规律,符合山区发展实际。要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科学超前规划,加快人口产业集聚,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坚定不移地做好“小而精”文章,避免同质化、“大而全”建设。欧陆风情商业街项目立足文成丰富的华侨资源和旅游资源,以旅游景点模式打造,以“O2O”模式实现进口商品线上线下一体销售。在侨品汇“O2O”体验中心调研时,徐立毅鼓励打好“侨”牌,吸引广大文成华侨积极参与创业,打造侨乡特色进口商品产业链,推动文成侨乡经济快速发展。

  调研中,徐立毅强调,文泰山区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资源也是生态。关键是如何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特色发展、绿色发展。要围绕做好生态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以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导,充分利用好宝贵的山水资源,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人文资源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让美丽生态真正转变成美丽经济,让百姓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