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高深莫测”的纪检监察机关,从幕后走向台前——日前,市纪委监察局一场名为“每周一学”的内部学习会活动首次向媒体开放。
“每周一学”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树新形象、做好榜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之一。此次学习会上,市纪委监察局从领导班子到一线纪检干部集体亮相,十几位年度先进个人或团队代表登台演讲,期间还穿插了即兴发言。
纪委平时是怎么找人谈话的,如何接访的?除了办案纪检干部都有哪些任务?真实生活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过去,纪检监察机关的“武松们”传统是只做不说,很少向外界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给外界的印象非常神秘。这次学习会借助媒体“扩音器”,更直接地把我市纪检干部的形象呈现在公众眼前。
“希望通过展示纪检干部真实工作生活的点滴,得到更多人的信任与理解,支持‘武松们’更有力地打虎拍蝇,与公众一起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场不能输的攻坚战、持久战。”市纪委监察局有关负责人说。
实际上,纪检工作从“神秘”走向更加公开透明,这种变化近几年来在渐渐发生。
近距离观察——
“开门”反腐从网络破题
去年4月8日,市纪委官方网站在首页图片右侧显眼处增设了一个新栏目——“纪律审查”。当天下午14时22分许,该栏目发出第一条信息:“瑞安市教育局原局长叶耀国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短短几分钟,这条“默默”挂到网上的简讯引发关注。媒体闻讯而来,网络纷纷转载……在市纪委有关人员看来,这次“试水”收获超乎预料的效果,从一个层面说明网络或将成为“开门”反腐的破题口。
紧接着,市纪委以每隔四五天的频率连续发了两条纪律审查简讯。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栏目已经发布25条简讯。公众如想了解近年来我市查办腐败案的动态情况,打开网页就能获悉。与此同时,市纪委对纪律审查重要案例进行剖析,编印《忏悔录》等警示教材,让包括1200多名市管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接受教育。“以前可能是公开渠道有限等原因,总觉得这些案件很隐秘。而现在只要上网,市民也能第一时间成为‘知情人’。”市民王煜感到反腐败的透明度在增加,发挥了以案示警作用。
在“纪律审查”栏目上线之前,市纪委其实早已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尝试“开门”——
2011年9月14日,@清廉温州 加入新浪微博,成为市纪委官方微博。经过一段时间调试,于当年10月12日发布了第一条与反腐有关的信息。
随着微信成为网民青睐的“新秀”,市纪委于2014年2月28日注册官方微信公众号“清廉温州”,并发布第一条信息。
除了公布案件动态,市纪委监察局还在官网、“官微”上设置“曝光台”,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作风建设有关要求的典型问题,以及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破两难纠四不”专项整治活动查办的典型案例。这些被曝光的案例,具体到地区到单位,甚至点名通报,引发了极大关注。
此外,网络平台也接收举报线索。“比如官网首页右侧开辟的12388举报窗口,就是让大家举报更方便快捷。”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说,每位通过网站进行举报的举报人,都能得到一个查询码,用于查询举报的受理情况。
网络只是一个“口子”。内部学习会对媒体开放,公开信访举报办件流程……近几年来,市纪委监察局在贯彻“开门”反腐思路上接连拿出动作,逐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
面对面访谈——
主动揭秘幕后点滴
“开门”反腐方式还包括通过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市纪委监察局有关领导“揭秘”幕后点滴。
提到纪检干部,人们最容易想到查案办案这一个层面,而很少能够全面了解这支队伍。日前,市纪委副书记郑瀚在做客电视访谈节目时,对我市近年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作了深入介绍,从如何打造“书香机关”,到纪检干部怎样做到政治过硬,从履职能力怎么提高,到如何增强服务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将纪检队伍不为人熟知的一面推向前台。
“打铁还需自身硬。”郑瀚说,近年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抓好主业的同时,高度重视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尤其是结合温州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力措施,树立新形象,展现新风貌。
相比于监督执纪问责,队伍建设就好比练内功。那么,纪检干部平时都练哪些“内功”?郑瀚介绍,近两年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树新形象、做好榜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个总载体下,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思想政治建设、履职能力建设、机关文化建设、自身形象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
比如,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谈心谈话、对照检查等一套“内功”,提升忠诚意识。在履职能力建设方面,开展专题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研讨、师徒结对、应知应会业务测试等活动,提升监督执纪问责能力。在自身形象建设方面,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特别是制定出台“温州市纪检监察干部六条禁令”和《温州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办法(试行)》,严防“灯下黑”;同时,结合温州实际强化“抓早抓小抓苗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分级分层开展谈心提醒教育,市纪委班子成员对132名市管干部开展一对一谈心提醒,各县(市、区)纪委、市直各单位对890余名乡科级干部开展谈心提醒,全市谈心提醒教育6780余人。
“内功”中尤为独特的一招是“书香机关”创建。郑瀚在访谈中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都在推行每周集中学习制度,比如市纪委机关打造“周一夜学”活动品牌,建立“清风书吧”,并通过办学习交流期刊、公共微信学习平台、集体微信交流群等方式,加强“8小时之外”综合素质建设。
正是这种种有力举措,推动我市纪检干部队伍树立起“严于律己、谦虚文明、忠诚务实”的新形象。去年,市纪委收获了年度“文明机关”、“市党建工作优秀单位”等多个荣誉。
“练好这些台下功夫,目的是更好地在反腐倡廉中动真格。而通过媒体访谈亮出这些幕后工作,则是坚持‘开门’反腐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信心和认同感。”市纪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市纪委监察局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将通过电视访谈等各种方式,主动将形象展示到公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