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温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日期:2018-08-16 09:19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字号:[ ]

到2020年,争取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全部就读公办学校,义务教育超常规模、大班额现象全面消除,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新出炉的《温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传递出教育领域的多项民生利好。

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

根据《行动计划》,今后三年,我市将推进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在完善城乡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城乡标准化学校建设,今年全市新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所,标准化学校占比达97%以上;到2020年,全市标准化学校占比达99%以上。继续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今年实施“全面改薄”工程28个,2019年全面完成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同时,实施城乡教育装备一体化配置,至2020年,所有学校均实现宽带到教室,无线宽带覆盖校园教学、办公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实现教学班班通、人人通。城乡中小学的实验仪器、体艺器材、图书资料和信息化装备均达到《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全市85%以上的小学、初中按要求建成功能室达标校。

健全教师流动机制

《行动计划》强调,今后三年,我市要健全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如推动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完善职称评聘政策等。

“这个以前也一直在做,这次有了加强,比如跟职称评定相挂钩等。”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小学、初中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的任教经历将作为申报中高级职称的前置条件,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或从城镇到乡村学校交流任教的教师,在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时更有优势。

《行动计划》还明确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使乡村教师实际收入水平高于同职级城镇教师收入水平。

组建城乡教育集团

根据《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我市要通过名校办分校、强校扶弱校、老校带新校,以及委托管理、联盟办学等集团化办学形式,组建城乡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方法、优秀师资队伍等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辐射,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同时,推动城镇优质资源向农村辐射,如构建由城镇向农村辐射的网络平台,利用温州市中小学云图书馆、“第一答疑”等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共建共享。落实名师工作站(室)的城乡全覆盖,每年在乡村学校建立10个以上市级名师工作站(室),100个以上县级名师工作站(室),开展名师带徒带教活动,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输出名师资源。(记者 潘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