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交警风采
“神探”郑晓强 曾是“兵哥哥”
日期:2018-08-03 14:50 浏览次数: 来源:平安时报 字号:[ ]

面对案发现场,他总能做到不乱阵脚、明察秋毫,一双不大的眼睛里蕴藏着大智慧。这些年来,他办理过数百起重大交通案件,至今无一复议撤销和诉讼败诉案件,被业内人士称为“神探”。他,就是温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郑晓强。因工作业绩突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碎片“拼图”巧破逃逸案

1995年8月,从部队退伍的郑晓强参加公安工作,2000年进入公安交警系统,从事肇事逃逸事故的处理。曾是当兵的人,走到哪里,郑晓强就把军人的作风带到哪里。

2014年,市公安局组织视频侦查资质考试,他报名参加考试并顺利通过,成为温州市公安局交警系统首位具有视频侦查初级资质的人员。

2015年,辖区发生一起亡人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驾7座面包车逃逸。事故现场只留下一些塑料碎片。经办交警查看了监控视频,始终找不出有用线索。在大家都以为破案无望时,郑晓强提议从这些塑料碎片入手展开侦查。他和同事们尝试着把碎片拼接起来,两个多小时后,碎片被一片片拼接,终于有了一个类似车辆左大灯灯罩的雏形。

郑晓强带着“拼图”走访了瓯海梧田二手车市场,终于找到了“拼图”对应的车型,这是一款比较小众的车辆。有了线索后,又经过数日的调查,他们终于获得了肇事车辆的相关信息,并利用监控视频追踪,抓获了肇事车辆驾驶员。

3天破获“无头案”

与郑晓强共事6年的民警杨利锋用赞叹的口吻说:“破案时,没有线索,他也能变出线索来。”

2015年9月5日清晨,市民潘大妈在龙湾海滨街道海宁中路行走时被一辆电动车撞倒。其家属发现时,潘大妈尚意识清醒,大家以为是她自己摔倒的,也没太在意。不料,潘大妈病情日益加重,于5天后病逝。

潘大妈的家属怀疑潘大妈有遭遇车祸的可能就报了案。但案发时间已过去6天,既没有目击证人,现场也无残片遗留,而且监控位置距离事故现场较远,只能看到潘大妈被一辆电动车撞倒,无法看清驾驶人模样。

郑晓强根据地形判断肇事车辆极有可能从瓯海大道驶来,重案组随即调看沿线监控,发现肇事车极有可能经过海滨街路口,那里设有一处电动车基站。有了电动车基站,肇事车的信息就会被录入。可是查遍当时所有经过的电动车,均未发现与肇事车特征吻合的车辆。

郑晓强于是回到案件起点,再度仔细查看监控视频。他将与肇事车辆前后同行的一辆电动车作为参照,查看了海量视频,并对基站点位数据进行碰撞、比对,最终得知了肇事车的行驶轨迹,确定肇事车辆并获取驾驶员近照,最终在接警后三日内使该案水落石出。

在郑晓强从事事故处理工作期间,案件侦破率99%以上。至今无一错案,无一复议撤销和诉讼败诉案件,被称为破解交通致死逃逸案件的“神探”。

因频繁外出走访取证,郑晓强对加班加点习以为常。说起家人,他一脸歉疚。因自己和妻子的工作都较为忙碌,接送女儿上下学成了他们家最大的难事,后来他们干脆在女儿学校门口租了个房子,让女儿自己步行上下学。

因业务能力突出,群众好评度高,郑晓强多次受到嘉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并获得温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十佳民警”等荣誉称号。2016年,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