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首场专题询问会
日期:2019-10-31 07:35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字号:[ ]

10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询问会在市人大常委会多功能厅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一边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的精准询问,一边是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耐心解答,大家就如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一问一答”式的交流对话。

所谓专题询问会,就是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定程序,围绕特定主题,向“一府两院”和具有执法、行政职能的部门、单位开展询问的一种监督形式。这次专题询问会,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的首场专题询问,也是今年“两区”建设监督工作的“重头戏”,旨在凝聚各方合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共同推动我市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聚焦营商环境

打破“卷帘门”

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孙国勇第一个发问。他关注到一个信息:今年1-9月,我市技改投资增速为2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这充分显示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那么我们有哪些举措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

市经信局局长贾焕翔主动应答:“我们在扶持政策方面,出台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将工业技改门槛从500万元降到200万元,同时,将补助比例从10%提升到最高30%,最高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我们还鼓励金融机构‘办试点、促审批、勇创新、降利率’,如中国银行温州分行成立技改项目专业支行,与经信部门建立技改联络机制,形成技改信贷一条龙直通模式。”

在去年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王爱光的提问直奔主题:“温州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市,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果?”

市发改委主任黄阳栩以“数据”说话:“今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666.5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4.1%,同比增长8%;民间投资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4.2%;民营企业出口1127.7亿元,增长29.6%。”

市发改委在举措方面也同样“干货”满满——制定营商环境便利化16项主要指标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破除民资准入壁垒。下一步,他们将通过优化审批时限、流程再创新、“标准地”推广等多种手段,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90天”实现率100%。

聚焦降本减负

优惠“真金白银”

激发民营经济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家和省级层面高度重视降本减负工作,拿出了很多“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市人大财经委委员、瓯海区财政局总预算局负责人李雪芬把目光聚焦到了我市相关减税新政实施情况上:“请问目前成效如何,企业的获得感如何?”

市税务局副局长潘一雄“接招”,他晒出了一组数据——从减税规模看,今年1-8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108.7亿元;从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享九成以上减税红利,减税45.4亿元;从行业看,制造业减税红利占比最大,1-8月制造业减税25.2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了我市纳税人的负担,1-8月全市税收减免占同期入库税款的11.3%。”

李雪芬再次向市财政局发起追问:“同样就降本减负工作,财政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市财政局局长陈宣安说:“我们推行刚性兑现惠企‘直通车’产业政策全覆盖,前三季度全市刚性兑现惠企‘直通车’产业政策21.26亿元,惠及企业近2.3万户次。同时,率全省地市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截至9月底累计为民营龙头骨干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承保超13亿元。”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白楠生也抛出了一个关于融资的问题:“今年我市率先实施了融资畅通工程,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采取了很多创新做法。请问目前成效如何,还有没有需要加大力度去突破的难点?”

市金融办主任周俊武接过“问题球”:“今年以来,我们联合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温州银保监分局在全省率先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截至9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和民营企业贷款呈现‘双增长’、民营企业贷款审批效率和获得率呈现‘双提升’、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不良贷款呈现‘双下降’等,成效逐步显现。”

聚焦科技创新

研发“一路高歌”

点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

今年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R&D经费支出占比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19年我市在R&D经费支出要增长15%以上。“我市主打鞋服、电器、汽摩配等传统产业在研发上仍需要加强。”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丁福良直击重点,“请问当前我市企业的R&D经费支出如何,是否能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市科技局局长章月影对此应询表示,今年以来,我市企业研发投入迅速增长。1-9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研发机构设置率、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90.8亿元,同比增长25.2%,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6%,高于时间进度目标0.1个百分点。“从进度和增速来看,只要保持目前的增速,可以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全年增长15%的目标任务。”

询问会上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每个都紧扣主题,也紧跟当前发展局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厉秀珍就当前我市外贸进出口有关情况进行了询问。市商务局局长应希克表示,今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成为当前我市“稳外贸”工作中最重要的风险。1-9月,全市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369.4亿元,增长22.%,增速全省第二;出口1210.5亿元,增长26.8%,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占全国出口份额9.7‰,对全省出口贡献度达21.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战略。今年5月份,我市市场主体突破百万,成为省内第二个市场主体破百万的城市,也引起各级各界的广泛关注。市人大财经委委员陈时满向市市场监管局了解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举措。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胡黎芸接过“接力棒”,他说:“我们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和企业开办等世界银行评价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实施市场主体增量提质破百万培育计划,推行‘易企办’,成功打造商事制度改革‘温州样板’。今年年初还制定出台‘双定三减’经营区创建专项行动方案,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记者 叶凝碧 通讯员 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