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隧道交通事故预防难题,浙江省泰顺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手科技企业,创新研发了集信息采集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数据通信、自动控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隧道智能警察”系统,并在里程最长、事故最多的杨家岭隧道试点,通过特种智能机器人,融合大数据交互引擎技术,构建了隧道交通监控管理设备和平台,实现杨家岭隧道24小时“交警”值守、360度无死角巡控,取得预期效果。
“隧道智能警察”自今年8月运行以来,车辆守法率从75%提升至98%,隧道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42%,隧道亡人事故实现“零”发生。现在,该设备已纳入泰顺十大民生项目推广,并进行专利申报。
智能监拍,解决隧道违法行为整治难题。杨家岭隧道内90%的事故由隧道内违法超车引起,因此“隧道智能警察”重点对隧道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智能警察内置的自动抓拍、雷达测速等功能,能够实现智能识别和抓拍违法变道、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同时,同步曝光违法行为,在离隧道口约500米处配套安装大型显示屏,当车辆在隧道内发生交通违法被抓拍后,显示屏将显示该车被抓拍的信息,驾驶人驶出隧道立即可见,其他驾驶人也可实时观看,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自8月运行以来,“隧道智能警察”已抓拍危险性、危害性比较大的74条隧道超车交通违法行为,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智能指挥,解决隧道事故处理问题。“隧道智能警察”具备的实时视频和实时声光语音系统,可实现智能远程指挥。当隧道内突发事故时,智能警察会第一时间通知救援,并开启事故后方语音预警,提醒后来及前方双向车辆避让或绕道。同时,交警接到救援信号后,可通过手机APP或PC终端,遥控智能警察远程查看事故现场,远程处理事故,及时预防和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此外,杨家岭隧道作为泰顺的主干道重要路段,单洞双向通行,机非混杂,交通情况复杂。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该系统还配置了远程语音引导功能,当发现隧道内有农用车或超标车辆驶入时,智能警察将以每小时30公里以下的速度跟在车辆后方,引导车辆安全行驶。
智能预防,解决隧道事故预警问题。“隧道智能警察”具备视觉感知、3D雷达感知系统和多种传感器,能及时预警预防各类安全隐患。如能够对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当车流量达到一定峰值,智能警察会触发开启智能语音系统,对过往车辆进行声光警告,提醒车辆降速行驶。智能警察能精准检测隧道内重要设施、环境温度、路面异物等异常情况,每天上传并智能分析巡检数据日志,生成统计分析和预警报告,为后续人工处理提供决策参考,实现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故障诊断和大数据隧道病害趋势预测,为智慧城市隧道管养提供检测、监控、预警三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作为泰顺县2019年十大民生项目,“隧道智能警察”既能代替人工完成日常交通巡逻和预警任务,也能极大促进人们良好驾驶行为和出行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