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政府信息
温州破产法庭为“两区”建设谋求新突破
日期:2019-12-29 09:39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字号:[ ]

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破产审判创新的历程中,温州写下浓重的一笔。12月28日上午,温州法院破产法庭正式成立,成为全省首个挂牌设立的破产法庭,也是全国首个地级市破产法庭。

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温州民营经济度过一轮一轮危机,至今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支持优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同样需要为遭遇失败、无力搏击市场的企业提供法治化的退出路径。温州破产法庭的落地,正是为民营企业家解困重生,创造良好环境,全力以赴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高效的司法支持。

先行先试

探索企业退出的法治化路径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温州民营企业占到全市企业总量的99.5%,一代又一代的民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搏击商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

进入新时代,如何书写着“两个健康”的时代新篇,竭尽全力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全力以赴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题中应有之义。

破产是市场主体优胜劣汰的法治化退出路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实现有破有立、破旧立新,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

今年我市借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的改革契机,扎实推进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改革试点,率先探索建立了破产简化审、执行转破产程序、破产财产网拍处置、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破产涉税协作、破产企业注销、管理人履职评价等一系列机制,大胆尝试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推动全国首例相当于“个人破产”的案例试点破冰,为中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尝试率先作出了温州实践。

府院联动

特色审判挽救清理破产企业

2012年以来,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人民法院破产审判职能作用,实现对“僵尸企业”的依法有效清理,温州两级法院以“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为工作主题,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全力推动优化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内部破产审判机制,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走出了一条“市场化导向、差异化处置、专业化审理、机制化推进”的民营企业破产审判之路,并形成了以“府院联动推进破产审判”为特色的温州经验。

温州两级法院探索建立了破产简化审判、执行转破产程序、破产财产网拍处置、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破产涉税协作、破产企业注销、管理人履职评价等制度机制,形成了相对成熟、系统的民营企业破产“温州模式”,为全国法院破产审判机制的健全完善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温州经验。

2012年至2019年11月期间,温州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2771件,审结1927件,分别占浙江全省的34.83%和40.27%,通过破产审判盘活土地3395.636亩、厂房面积210.21万平方米,化解不良资产329.39亿元,为温州经济企稳回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市法院共受理破产重整案件53件,重整成功45件,促成吉尔达鞋业、庄吉集团、中城建设等一批温州本土龙头企业重生。一批无营业价值和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通过破产清算及时得到市场出清,一批有挽救价值的“困境企业”成功实现破产重整。

破产法庭

打造温州法治化营商环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温州破产法院的出现,是温州司法主动适应和服务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重塑民营经济新标杆发展大趋势的选择。

破产法庭的落地,将进一步加强温州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全面整合提高司法资源效能。据浙江省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马文兵介绍,将破产案件统一集中管理后,统一开展破产清算、重整、和解案件的审理工作,能有效缓解破产审理工作地区发展不平衡状态,解决法官办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扩大温州参与破产规则治理体系的影响力,探索更多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先进经验。

此外,独立的从立案到审判流程,将为破产审判工作带来更多创新制度的空间。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庭长方飞潮说:“对于案件当事人来说,有利于债权人权益保护,债权人将享受更多创新制度带来的福利。”

接下来,在温州破产法庭的探索实践中,将进一步固化“个人破产”试点改革成效,引导金融机构债权人积极参与支持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激活债权清收机制,探索公职管理人制度,将温州打造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高地,为下一步顶层设计写下生动的实践素材。(记者 李尖 温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