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最是谋事关键。今年春节后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吹响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集结号。同一天,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紧接着发出通知,正式启动全市“大宣讲大化解大评议”活动,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铁军”带头行动,在助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中当好急先锋。
“大宣讲大化解大评议”有哪些干货?如何让涉企难题得到有效化解?如何激发干部助企热情?2月13日,市委组织部负责人接受专访,对该活动进行解读。
三大举措增强信心
党组织牵头帮助企业化解千个难题
据介绍,“大宣讲大化解大评议”活动主要有三大措施:百场党课“大宣讲”、千个难题“大化解”、万名干部“大评议”。其中,开展百场党课“大宣讲”,是以企业出资人、高管、党组织书记等为主要对象,以县(市、区)、重点乡镇(街道)、园区为单位开展宣讲活动。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家办实业、强主业、敢创业、勤守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需要党委政府为他们加油鼓劲、答疑解惑,帮他们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提振精气神,坚定发展信心。这正是在全市开展“大宣讲大化解大评议”活动的用意所在。同时,活动也意在有效化解企业发展难题,巩固发展“万名干部进万企”实际成果。
据悉,千个难题“大化解”,是由企业党组织牵头,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以乡镇(街道)、园区为单位做好登记。对排查出来的难题,由助企服务员和相关乡镇(街道)、园区帮助解决,或市县协调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企业作出说明,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万名干部“大评议”,则根据省委组织部对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有效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考核的有关要求,每年1-2次组织县(市、区)委组织部、“两个健康”创建办、“三服务”活动办等对助企干部进行评议,抓实助企服务质量。
五指握拳击破难题
最短10天内限期办理不作为要问责
“有效化解企业上报的难题,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为有力推动难题化解,活动实行难题交办制、限时办理制、定期通报制、工作督办制、督查问责制五项制度。
这些制度不仅对难题交办、办理给出明确时限,还对“化解慢”“拖拉不办”等不作为、慢作为明确了如何监督问责。如,上报的涉企难题,要在3个工作日内向职能部门发送交办单。涉及单个部门的,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或答复;涉及多个部门的,一般在15个工作日内给予办理或答复;需市县层面解决的,一般在2个月内给予办理或答复。助企办定期向四套班子领导、有关部门通报化解情况。
助企办要对上报的难题进行实时全程监控,对化解进度较慢的部门抄告提醒;对化解进度滞后、落实不力的部门,由“三服务”活动办督办;对拖拉不办、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将进行效能监督。凡是慢作为、不作为造成该解决的难题没有解决的,一经查实,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视情进行问责。同时将设立投诉电话,接受企业投诉。
考准考实助企表现
与领导班子和干部考察考核考绩捆绑
为推动派出单位和助企干部发挥实质作用,“大宣讲大化解大评议”活动建立了三项制度。
实施干部专项考察制,以集中性考核为主,结合平时走访、干部考察、年度考核等方式进行,考准考实干部在助企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并与干部个人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年度考核挂钩。
实施责任捆绑考核制,把干部助企服务情况与派出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考绩捆绑,进一步压实派出单位责任、激发助企干部动力。
实施“召回重派”制,对表现不佳、消极应付的干部,由组织部门进行约谈,约谈后仍无改进的“召回重派”。(记者 姜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