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报喜鸟品牌联合创始人吴真生在上海遭遇车祸后,坚持先将员工送医救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是,“一度神志清醒”的他在数小时后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昨天,记者从市公安交警部门了解到,交通事故伤者起初觉得没事,但事后发现伤情严重的例子不在少数。而医生表示,交通事故后要特别警惕迟发性大出血,特别是头部和胸腹腔。
交警:“小伤”变重伤较常见
2017年12月23日晚,潘某饮酒后驾车行经市区西山南路与葡萄路交叉口路段时,越过中央双黄线,逆向驶入对向车道,与对向车辆发生碰撞。事后,潘某下车找对方私了。半小时后,他突然休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经法医鉴定死者潘某符合遭交通工具损伤导致胸腹腔闭合性损伤、创伤性休克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无独有偶,今年1月8日晚上,占某驾驶二轮电动车行经瓯海郭溪街道任桥路口时被一辆轿车撞倒。碰撞后,他觉得伤势不重,未报警也未就医,双方达成私了,由轿车车主赔付占某400元。回家后,占某发现脚部开始疼痛肿大,后经医院检查,脚部骨折,从而报警立案处理。
市区一事故中队民警说,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少当事人觉得受伤不严重,就没有及时就医,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导致伤情恶化。
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报警,如有受伤应前往医院检查,特别是内脏方面的损伤,短时间内伤者看似无恙,但当意识到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此外,老年群体因身体较弱,轻度的碰撞也可能导致较重的伤势。
医生:最常见为脑部及胸腹腔出血
为什么看似无碍的伤情会突然恶化?记者咨询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玲珑。
陈玲珑表示,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伤者死亡的主要集中在头部、胸腔、腹腔、颈椎、盆骨五个部位的损伤,且一般都是由外伤引起的迟发性大出血。
“刚开始伤者可能觉得不会有事,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从而引发大出血。”陈玲珑告诉记者,最常见为脑部以及腹腔出血。脑部出血是伤者在车祸中脑部受到撞击导致颅内出血,刚开始可能出血不多,但随后出血量增大之后,就可能危及生命。而腹腔出血则大多为迟发性的肝脾破裂。由于伤者在事故中腹部遭到撞击,导致肝脾破损出血。最初,出血量不大,或者只是包膜下血肿(肝脾外面有包膜),伤者未发现身体异样。不过,随着血量增加或包膜破损,人很容易出现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或者病情很重的话,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因此,市民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及时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尤其是头部、胸腹腔更需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