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关于传发杜航伟副部长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
“减量控大”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日期:2020-04-21 15:19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字号:[ ]

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4月16日)

杜 航 伟

这次会议是经赵克志同志批准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赵克志同志和部党委要求,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特别是“减量控大”(减少事故死亡总量、防控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命重于泰山,要求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紧抓整改不放松,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安委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赵克志同志多次作出批示, 4月9日又主持召开部党委会议,专门听取部交管局等相关单位汇报,研究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等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意见,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在各地共同努力下,去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次死亡3人、5人以上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8.2%和34.7%,重特大事故降至2起、减少3起,再创新低。刚才,山东、浙江、陕西省公安厅负责同志围绕事故预防工作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湖北省公安厅负责同志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了发言,讲的都很好。山东这两年事故预防工作成效明显,扭转了重大事故频发的不利局面,去年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作为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排名全国第二的交通大省,非常不容易。浙江去年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事故实际死亡下降超过千人,全国“减量”第一。陕西去年一次死亡3人、5人以上事故大幅下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为“控大”工作作出了贡献。湖北作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主阵地,全省交警辅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在抗疫斗争最前线,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按照公安部党委的部署安排,听令而行、闻令而动,交出了合格答卷。在这里,我代表赵克志同志和部党委,向为疫情防控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要奉献的全国交警辅警及其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疫情发生以来,群众交通出行减少,交通事故大幅下降,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交通流量快速回升,交通事故明显反弹。3月份,虽然交通事故死亡同比下降41%,但环比上升115%。进入4月份,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陡然严峻,西藏、甘肃、新疆、江苏、福建接连发生5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同比、环比均增加2起。特别是4月13日福建罗源超载大货车失控碰撞路旁行人和民房事故,造成9死8伤;4月15日吉林乾安又发生一起小轿车突然驶入对向车道,与对向小轿车及一辆违法载人的小货车碰撞起火的重大事故,造成12死4伤。近期事故密集多发,一方面暴露出部分地方受安全形势长期稳定向好影响,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未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事故预防工作,对一些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警惕性不高、抓的不紧不实,工作措施没有跟上形势变化和安全需要;另一方面反映出复工复产后客货运需求激增,返岗返程、农耕农忙、复学复课出行增多,人流、物流、车流加速流动,加之一些企业重效益轻安全、抢工期赶进度,交通安全风险十分突出。对此,赵克志同志高度重视,连续4次作出批示,要求我们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抓紧警示整改,加强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保持安全稳定。各地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清醒认识当前形势,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及时调整交管工作着力点,聚焦交警主责主业,围绕“减量控大”目标,采取迅速有力措施压降事故,遏制事故多发势头,严防发生重特大事故。近日,部办公厅已传发了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方案。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减量控大”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统一对“减量控大”的思想认识

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是公安交管部门最主要的职责使命。把事故预防的总体思路确定为“减量控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减量控大”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命最宝贵,安全大于天。长期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量大面广,交通事故死亡居高不下,平均每天都有几百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逝去的鲜活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幸福家庭。坚持“减量控大”,就是要推动各地想方设法减少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严防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公安交管各项工作中,化为公安交管部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具体行动。

(二)“减量控大”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国际上普遍认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是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但是从道路交通来看,我国还不是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从十万人口死亡率看,我国与美国接近,但高于德国、法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从万车死亡率看,尽管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和美国接近,但万车死亡率却是美国的三倍多,是德国、日本的七八倍。坚持“减量控大”,就是要对标道路交通管理成效显著的国家,补短板、强弱项,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死亡,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交警力量。

(三)“减量控大”是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也面临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抉择。我们这些年集中精力防范大事故,取得显著成效,去年重特大事故已经降到2起,今后大事故预防应坚持严管“两客一危一货”和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的成功做法,巩固大事故预防成果。同时,要针对交通事故死亡总量长期高位徘徊的实际,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防范一般事故、减少死亡总量的能力。坚持“减量控大”,就是两头都要管,既防范小事故,力争事故死亡总量持续大幅下降;又遏制大事故,防止群死群伤、造成大的影响。

二、准确把握“减量控大”的目标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道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车辆安全性能不断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再加上近年来各地探索积累的成功实践,做好“减量控大”工作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各地既要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也要坚定信心和决心。今年“减量控大”的目标是:全国交通事故死亡总量预期降幅6%左右,较大事故预期降幅不低于10%,重特大事故不出现大的反弹。将死亡总量预期降幅定为6%左右,主要是考虑去年全国交通事故全口径死亡下降4%,6%的降幅既体现更大幅度下降,又不脱离实际。将较大事故预期降幅定为不低于10%,主要是考虑去年一次死亡3人、5人以上事故降幅分别为18.2%和34.7%,继续保持同样降幅可能较为困难,因此在去年降幅基础上适当作了下调。将重特大事故预防目标定为不出现大的反弹,主要是考虑去年重特大事故基数小,以我国目前的国情很难继续下降,全国要保证不出现大的反弹,每个省份都要努力实现“零发生”。各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本地“减量控大”目标。对于明确降幅,大家可能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有利有弊,关键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搞“几本账”。部交管局要加强事故统计监督,完善综合情况通报制度。今年要在去年“五大行动”基础上,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

(一)大力实施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工程。隐患不除、事故不止。各地要坚持关口前移,强化人、车、路源头治理,夯实交通安全基础。一要紧盯重点人,严把驾驶人培训关、考试关,组织开展考场和系统集中大检查,健全考场管理和退出机制;继续以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学习率为抓手,加强常态化教育管理。二要紧盯重点车,严把车辆查验关、登记关,开展机动车登记查验集中检查整治,严禁“大吨小标”、非法改装、安全性能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上牌拿证;持续开展“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隐患排查清理,坚决防止车辆“带病”上路。三要紧盯重点路,定期排查事故多发点段,通报相关部门整治;继续推动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协调推进国省道增设中央隔离设施,深化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信号灯、减速带建设,最大限度减少车辆翻坠、迎面相撞风险。要深刻吸取去年湖南湘潭“9∙22”事故和近期福建罗源“4∙13”事故教训,加强国省道穿村过镇长下坡路段隐患排查治理,推动“马路市场”整改搬迁。

(二)大力实施城市交通出行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城市交通事故死亡占全部交通事故死亡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减量”的重点。一要找准下降点,精准施策。统计数据显示,城市交通事故死亡当中,行人占33%、摩托车占23%、电动自行车占19%,这三大群体占了75%。不同地区还存在一定差异,如华南地区摩托车事故死亡占比高,华东地区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多。要分区分类、精准施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三大群体事故死亡。二要抓住着力点,规范通行秩序。交通秩序混乱,必然事故多发。要紧紧扭住交通秩序这个“牛鼻子”持续开展综合整治,严查酒驾醉驾、无证驾驶、不按规定让行、闯红灯、逆行等突出违法行为,严管事故多发的路口、未设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的路段,管出秩序、管出规矩、管出安全。三要针对多发点,科学部署勤务。从统计分析看,早、晚6点到8点城市道路死亡事故高发,而违法查处量主要集中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4点。要加强事故高发时段的执法查纠,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三)大力实施公路交通安全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公路是“减量控大”的主战场。2019年,公路事故死亡人数占64%,较大事故占82%。2起重特大事故,一起发生在高速公路、一起发生在农村公路。要着力加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守好主阵地、打赢主战场。一是高速公路要以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应用为牵引,打造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省界“三道防线”,全面加强高速公路管理。疫情防控以来,高速公路实行全部车辆免费通行,交通流量猛增,交通事故上升。要认真开展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坚决遏制事故高发势头。二是普通国省道要以示范创建活动为牵引,打造一批畅通、有序、安全的示范国省道,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国省道交通管理水平,压降国省道事故特别是较大事故。三是农村公路要以深化警保合作农村“两站两员”建设为牵引,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延伸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触角,保障农村群众出行安全。

(四)大力实施全民交通安全文明意识提升工程。虽然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文明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总体水平还不高,违法行为依然多发,仍是事故预防的最大短板。一要在社会面宣传教育上持续用力,深化“七进”宣传,提升网上传播能力,用好新媒体平台,组织好“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培育以规则意识为核心的汽车文明。二要在重点群体上聚焦加力,加强农村地区“一老一小”和进城农民工宣传,组织面向外卖、家政企业的专项宣讲,完善面向中小学生的课程教育,以及审验教育、满分教育“两个教育”等重点人群的及时教育,持续开展“五大曝光行动”,增强警示震慑。三要在“一盔一带”上精准发力,组织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加强宣传发动和执法提示,引导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汽车驾乘人员自觉使用安全带。国内外实践表明,“一盔一带”对减少事故死亡作用明显,各地要精心组织部署,营造声势氛围,实现预期目标。

(五)大力实施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效率提升工程。据统计,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中,当场死亡只占20.8%,未当场死亡但在救护人员到达之前死亡的占27.2%,抢救无效死亡占52%。提高交通事故救援救治效率,对降低死亡率和死伤比至关重要。一要针对抢救不及时问题,积极协调卫生健康、消防救援、银保监部门和保险企业,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及时救援、有效救治、妥善救助“四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协作救援水平。二要针对救治成功率不高问题,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合理布建交通事故救援点,综合确定专业救治医院特别是颅脑、心肺、肝脾损伤救治专业医院,建立重伤救治医疗专家库,实施快速精准有效救治。三要针对事故伤员救治费用不到位问题,推动完善事故救助基金制度,扩大救助范围、延长救助时限、简化救助程序,为事故伤员提供更好的救治保障。

(六)大力实施部门协同联动整治攻坚提升工程。近年来,重特大事故多数由旅游客车、重型货车、危险品运输车肇事导致,是“控大”的重点和监管的难点。各地要加强协同联动,推动各方落实责任,破解顽症痼疾。一要联动攻坚旅游包车监管难题,协调配合交通运输等部门,围绕客运企业、车辆、人员的许可、监管、非法营运以及违法处理等各个环节,加强全链条监管,全力防止旅游包车事故频发。二要联动攻坚货车超限超载治理难题,协调配合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深化治超联合执法机制,严格落实“一超四罚”措施,严厉打击“百吨王”货车,严防类似江苏无锡塌桥的事故再次发生。三要联动攻坚车辆非法改装难题,协调配合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联合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货车“大吨小标”、非法生产、改装、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消除超限超载隐患。四要联动攻坚危险品运输车难题,协调配合交通运输等部门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治理,坚决防止由危险品运输车泄露、燃爆导致的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发生。近日,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各地要与联动整治攻坚提升工程结合好,形成协同推进合力。

三、着力提高“减量控大”的能力水平

“减量控大”是对各地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要积极适应“减量控大”新要求,着力提高五大能力,为实现“减量控大”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一)提高依法防控能力。一要积极推动立改废释工作,健全完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加强监管、治理顽症、破解难题提供有力法律武器。二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考虑疫后社会公众心态,既体现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的“力度”,又体现宽严相济、文明执法的“温度”,防止粗暴执法、过度执法。三要坚持管理服务并重,持续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探索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便利服务措施。

(二)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支撑事故预防工作,加快部级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推广应用,推进部门行业数据汇聚共享和智能分析模型研发,推动事故预防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的提升转变。二要充分运用新技术化解安全风险,加强雾区预警预报、自动引导及防撞系统建设应用,完善隧道智能监控、交通控制和诱导系统,推广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语音提示系统。三要充分运用新手段加强执法管理,积极推进高清监控、卡口设备建设和人脸识别应用,推广交通违法智能审核技术,提高主动发现、自动识别能力。

(三)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一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事故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安全事件等各项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做好应急准备。二要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监测预警、统一研判评估、统一指挥调度、统一应急处置、统一管控策略、统一信息发布的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三要加强应急协作配合,密切区域协作、部门协作、警种协作、警媒协作,强化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协同作战,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形成应急处置整体合力。这次公安部机关机构改革中,部交管局成立了交通应急和安保指导处,加强对应急管理和大型活动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各地也要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应急机制。

(四)提高队伍素质能力。一要按照“四个铁一般”的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大力加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履行新时代公安交管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二要按照全警实战大练兵的要求,突出实战实用实效,紧紧围绕隐患排查、违法查缉、事故处理、宣传教育等事故预防各个环节开展实战训练,提升交警辅警的专业技能和实战本领。三要按照练兵先练长的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实战锻炼,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事故预防的专业知识,成为内行领导。

(五)提高基层战斗力。一要加强基层中队建设,开展为期三年的公路交警中队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基础设施、执法装备、科技应用高标准建设,推动公路警队提档升级。二要加强基层基础保障,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落实基层执勤执法用车、用房保障,提高经费保障水平。三要加强基层激励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策激励导向和科学的绩效考核导向,在提职晋级、创先评优、立功授奖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同时为基层松绑减负,解决事故预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减量控大”的方案、目标、措施均已经明确,让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抓落实,努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