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交警部门数据,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60多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行车难、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日前,记者走访市区多个路段,对停车乱象进行了解。
人在车内“违停”最为突出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区谢池巷,该路段为单行线,设有咪表停车位且有一些空位,但仍有个别车辆停在机动车道上,使得原本就不宽的道路又变窄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第一桥,这里也属于单行线,同样存在车辆违停的现象。
市区山前街虽设有禁停标志,但仍停放了不少车辆。
在山前街,记者看到,由于这里道路较宽,且两边都有行道树,使得这里成了不少车主停车纳凉的好去处。虽然两边设有禁停标志,但仍停放了不少车辆,其中以网约车为主,而驾驶员大多在车内玩手机。
“现在生意一般,天气也热,所以在这边停车休息。”网约车驾驶员陈师傅告诉记者,山前街属于市中心区域,这里临近多个住宅区以及银泰百货,在休息的同时还能尽快接到单,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记者发现温迪路、春晖路等路段,由于两侧都是临街路段,因此个别车主直接将车停在机动车道,进店购物。不过,在人民路、锦绣路、车站大道等市区主干道上,违停车辆几乎看不到。
次干道违停现象较普遍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区共有104条重点管理路段和23条严管示范路,对这些道路上的违停车辆实施抄告。
“与之前相比,违停车辆已经明显减少,但还是有少数驾驶员心存侥幸违法停车。”市区一路面交警告诉记者,目前市区主干道因车流大,且路面交警以及电子警察较多,使得车主不敢冒险停车。而在一些次干道,不少车主因贪图方便,抱着侥幸心理违停。至于坐在车里的“违停”车主,看到有交警过来,大多数会自觉把车开走。不过,也有个别车主认为人在车上就不算违停。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在允许临时停车的路段临时停车时,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如车上有人,交警可能会视情予以教育,但这并不代表人在车上就可以随意违停,交警也会依情况予以处罚。而且,若在严管路段违法停车,无论司机是否在车上,执勤交警或电子监控设备都可按违反禁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线、警告标线指示对其处以 100元罚款,记3分。
多措并举“停车难”仍难破解
“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通病,正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2011年,市住建委会同市规划局制订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停车场错时停车的实施方案(建议稿)》,包括市住建委、鹿城区政府、市财政局在内的11家沿路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停车泊位率先对外错时开放,错时停车泊位总数达2400多个。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一些单位停止了实施这项举措,目前只有少数单位仍在坚持向市民开放。
此外,为缓解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在市区部分道路推行错时停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停车问题,但因其时间的特殊性,也很难满足车主的停车需求。
“停车位缺口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心区,市区外围则闲置了很多车位。”一名交警告诉记者,停车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特别是商业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和老旧小区等,因此这些区域的违停现象也较多。
2016年,温州市区实行停车差异化收费新政策,发挥价格杠杆的疏导和调节作用,引导市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该政策出台后,市区部分收费停车位车辆的周转率有所上升,但仍无法满足日常的停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