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今在瓯越大地得以“重现”——一座廊桥,一眼温泉,一条矴步,将散落的“盆景”变“风景”,勾连出泰顺廊桥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独特的文化底蕴;依托山水田园等生态基底,错落分布天井垟河道景观带、艾米生态智能稻田等一批景观,瑞安曹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点……
乡村振兴,示范“带”动。日前,市政协举行今年首场“请你来协商”活动,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开展专题协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一个个观点的交锋,汇聚成一股强大合力:以政协力量和智慧,助推示范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样本。
5年建成109条示范带
“带”动温州开启发展新模式
吾心归处是吾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2018年,我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市布局建设109条示范带,把原有的散落在乡村的精品和亮点串点成线,勾勒出温州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目标已定、任务已明,我市迅速挂出温州版乡村振兴“作战图”——示范带建设实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领办制,明确职责、挂钩考绩。同时,还制定出台《温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标准》,明确示范带建设要符合特色主题、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增收稳定、改革创新等7个方面共47个指标要求。
一带一规划、一带一主题、一带一重点……如今,全市109条示范带均已完成规划编制,已建成示范带51条,包括龙湾瑶溪休闲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带、瓯海“醉美泽雅·古韵纸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文成畲乡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等。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尽情铺展开来,成为示范“带”动温州开启发展新模式的一枚枚生动注脚。
“但是,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仍处于迈脚起步阶段,‘带’虽然已成雏形,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破解。”今年4月,市政协成立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调研中,他们发现示范带建设存在“带状感”不强、智慧建设有待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引导扶持、惠企富民机制建设有待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道道都是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必答题”。
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
助力产业发展走出新路子
“我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
“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升级,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要围绕规划做好产业布局。”
……
协商现场,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抛出一个个“金点子”。
产业兴则百业兴。市政协常委李星涛把目光聚焦在“产业”二字上:“示范带不能只是把几个点机械地串联起来,而是需要有产业支撑。因此,我们要首先解决产业问题。”他给出了两条“参考路径”,一条是促进农村农业增量提质,如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态农业和精细加工农业,另一条是探索三产融合新模式,尤其是开展农旅、森林康养等。
他的这一观点,与市政协委员王孔群不谋而合。“乡村有产业,农民特别是留守农民才能有就业,增收才有门路。”他认为,在谋划大产业大项目的同时,也要对乡村小产业项目高看一眼,对乡村生产主体厚爱三分。
针对示范带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问题,市政协委员林芬芳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她认为示范带建设要拉高标杆,以新基建带动老基建,及时提档升级。“优先在示范带区域建设新型设施,如5G设施、无线数据接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实现城乡同步。”
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干,也要真金白银投。市政协委员方胜浩建议通过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推动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向农民倾斜。市政协委员朱圣潮则认为,要在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作用的同时,发挥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其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进先进的商业经营团队和模式,发挥好“资本+技术+产业”的叠加效应。
更多的声音来自会场外。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协商还创新采用场外采访的发言形式,9位场外代表“远程”参与讨论。洞头区北岙街道大长坑村书记张孚世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引进大学生创业多肉园这两个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联建房建设,让村民安居乐业。”乐清市慢方式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丙军则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
以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
共同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会场内外频传“好声音”,但无论哪种声音,总绕不开一个主题——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抓手,共同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示范带建设为推动我市“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下一步将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通过搭建产业大平台、扶持产业新业态、培育龙头企业和带头人、抓区域品牌创建等,加快建设剩余58条拟建示范带。“示范带上集聚各类优势资源,我们将做大做强做优标志性项目,不断提升示范带品质和活动,发挥示范带对周边区域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市政府相关人员表示,示范带建设将各种资源、各种业态融为一个整体,互为补充、互相支撑,不仅是打造一条内容丰富、能让人长久停留的风景线,更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链。接下来,市政府将认真吸纳政协协商意见,加大力度推动示范带建设,向全国推广乡村振兴的温州方案、温州经验。
会后,市政协梳理形成协商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修订相关规划,解决规划制约示范带建设问题”“加大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升级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等,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市政协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好委员的主体作用,强化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助力把示范带打造成“三农”发展的新高地、新标杆,使其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记者 缪眎眎 叶凝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