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干道作为城市的“脉络”,不仅代表城市文明的形象,也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我市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文明形象”如何?近日,本报记者与市民监督团成员走访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在走访中发现,仍存在部分“不文明”现象。
地点:鹿城区车站大道
问题:共享单车乱停放、绿化带有垃圾
在车站大道,记者看到机动车道上的垃圾很少,但人行道的卫生情况较为糟糕,每走几步就会看到烟盒、纸巾、塑料袋等垃圾。在鹿城区农商银行附近,一个废弃的口罩同许多烟头和落叶堆在一处无人清理。路边的绿化带也是垃圾高频出现的地方,经常会有纸巾、空瓶、果皮和烟盒被丢在绿化带下不易察觉的角落。
在温迪路北巷,三个垃圾桶被随意地摆放在一起,旁边还出现几个饮料盒和纸团,两辆共享单车倒在垃圾桶边,看上去脏乱不堪。
此外,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也让车站大道的“颜值”降了不少分。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共享单车的置物架上出现很多用于擦拭坐垫的湿纸巾。虽然人行道上已经人为用白线划定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但仍有不少自行车随意停放在规定区域外,甚至直接靠在绿化带上。
令人欣慰的是,该路段每隔一百米左右就会出现公益广告牌,提醒市民遵纪守法、注意安全,绝大多数司机与行人也会遵守交通规则,非机动车驾驶员大多佩戴了头盔,机动车司机也会礼让行人。不过也有极少数行人的安全意识薄弱,在温迪路和车站大道的十字路口,记者发现一名行人无视红灯横穿斑马线。
地点:瓯海区振瓯路
问题:非机动车违法载人、商铺门口有烟头果壳
在振瓯路公交站,记者看到车站旁已用白线划出了非机动车停放区,主要是共享单车在此停靠。大部分车辆都有序停放在线内,少部分单车侧翻倒地、或随意停放在白线外。
在振瓯路的十字路口处,绝大多数司机与行人都遵守交通规则,电瓶车驾驶员也普遍戴上了头盔。此外,在振瓯路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旁,还有用明黄色标识出的残疾人等候区,令人眼前一亮。但记者也发现有少数行人在红灯尚未结束时,就急匆匆穿过马路,部分电瓶车后座上仍载着成人。
沿着振瓯路一直走,记者发现景山勤奋社区旁的路段,每隔100米就有法治、消防安全等公益广告。但当记者行至将军组团和将军新村所在的路段时,发现相关公益广告“消失”了,仅在社区附近有两个宣传栏,且其中一个宣传栏还有“小广告”。
振瓯路的环境较为干净整洁,路面上并无明显的果皮纸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商铺门口或是路边停放的机动车旁,还是有少量烟头果壳的“身影”。
地点:龙湾区雁荡西路
问题:非机动车驾驶员未佩戴头盔、非机动车乱停放
在雁荡西路,道路交通秩序总体良好,大多数车辆主动停车礼让行人。但在雁湖社区附近,两条相邻的斑马线相隔较远,之间设有公交车站,因此部分区域没有护栏。不少行人不愿绕远路走斑马线,直接横穿马路。
在雁荡西路十字路口,记者观察到大部分非机动车驾驶员能自觉佩戴头盔,但仍有少数驾驶员并未佩戴头盔,或以冬季佩戴的绒毛帽替代,甚至还有违规加装雨棚、在人行道闯红灯等现象。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非机动车的违规停放现象较为严重。在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内停放着零星几辆车,但在店铺门前、小区门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凌乱地停放着不少非机动车,有的甚至阻碍行人和车辆通行。在大路上、店铺门口,也能发现少量违规停放共享单车的现象。
此外,雁荡西路路面总体干净、整洁,行人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也时常有垃圾车经过清扫。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公益广告,提醒市民珍惜粮食、自觉分类垃圾、文明驾驶等。
市民监督团有话说>>> 每一位市民, 都是“文明”的守护者
市民监督团有话说>>>
市民监督团成员 林适可
主次干道的“颜值”彰显着我们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素养。在本次走访中,我们发现,主次干道的“不文明”现象频现。
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发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润物无声,成风化人;做到主干道机动车道、人行道等设施完好且符合规范;有效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等。
温州是全市人民共同的家园,每一位市民都是家园的建设者、守护者和受益者。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要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不违章停车、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不损坏、违规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不乱张贴小广告、乱扔垃圾。
文明“随手拍”征集>>>
你发现了身边哪些“不文明”现象?请“随手拍”发给我们。关注“温州网络问政”微信公众号,发送不文明行为+地点+问题+照片+联系电话,给我们留言。
届时,本报将抽取部分线索,与市民监督团成员一起进行走访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