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勇,1972年出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战斗在一线,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6次,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省局“最美警察”荣誉称号,温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温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先进个人。
寻访最美榜样 三牛先锋·亚运安保之星
编者按:为深入推进“亲警务”建设,温州市公安局开展百名“三牛”先锋寻访活动。本次活动推选范围包括全市公安机关各类先进集体以及民警、辅警、警嫂。聚焦全面打赢亚运安保硬仗,全城寻访、精心选树、大力宣传一批具有“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的“三牛”先锋。
“今年上半年,辖区工程车重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工程车亡人事故零发生。”做事总是追求100分的市公安局交管局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潘海勇,欣然接受了这两个“零”。
今年是潘海勇从警的第31年。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繁重的交管任务,他说,这是职责所在,希望在自己与同事们的努力下,能将这“零”一直保持下去。“作为中队长,我就是要多干一点,多想一些。”潘海勇说。
为工程车“扫盲” 守好亚运会安保“前哨站”
看到交管二大队三中队辖区图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共辖滨江街道10个社区、蒲鞋市街道5个社区,车站大道、惠民路、锦绣路、瓯江路等主要交通要道贯穿其中。辖区内大型酒店、商圈、景点众多。要全面做好交通秩序管理、事故防范、隐患排查等工作,三中队面对的压力是巨大的。
潘海勇介绍,随着滨江商务区的发展,目前有十几个工地在开工建设,工程车频繁进出,“减少工程车交通事故,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以来,潘海勇带领中队主抓工程运输车路口危险行为整治,增设电子围栏,在重点交叉路口设置“右转警示区”,通过“制度+科技”为工程车扫除驾驶盲区。
今年上半年,三中队辖区除工程车重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工程车亡人事故零发生外,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今年以来,潘海勇带领中队已圆满完成3批次足球测试赛交通安保任务,全力守好杭州亚运会安保“前哨站”。
首创“平安合伙人” 酒驾醉驾整治有妙招
近两年来,辖区里的“花园1956文创园”园区及周边道路酒驾现象明显减少,这得益于三中队推出的“平安合伙人”机制。
“花园1956文创园”是温州文化产业园中最具人气的园区之一,有酒店、酒吧等入驻其中,由此也带来了酒驾隐患。“2021年这里的酒驾现象比较突出。”潘海勇说,“园区负责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安排安保力量做劝导工作,但作用并不明显。”
为消除园区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潘海勇带领中队联合辖区派出所、企业创新推出“平安合伙人”试点机制,结合各方优势,推动“零酒驾”创建工作,除了查酒驾,还将这里作为夜巡的重点区域。“平安合伙人”机制建立后,禁酒驾宣传更加深入,酒驾数量大幅度降低。
潘海勇还非常关注群众对交管事项办理的满意度和体验感。2020年,三中队在市区瓯江路打造了一个“交警e站”,这是温州市首个交管服务网点,集智慧交管应用、交管业务办理、日常工作运维、生活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我们还将对‘交警e站’进行改造升级,赋予它更多的便民功能。”潘海勇说。
善做为民“小事” 时刻关注路上的人和事
说起潘海勇,民警陈大海想起今年年初发生的一件事。一天,潘海勇在路口执勤,遇到一对年轻男女发生争吵,女子一气之下欲跳河轻生。潘海勇发现后,上前一把将其拽住,劝她不要冲动。在潘海勇劝说下,女子情绪稳定下来,放弃轻生念头。
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让潘海勇处理这类突发情况更加得心应手。“算不上多大的事,是我应该做的。”潘海勇说。
细心,是同事给潘海勇贴的“标签”:外出巡逻发现路灯坏了,窨井盖没了,回单位他会一一交办;路上有积水,他会去附近借扫把清除……而他做的这些“小事”,都被同事们、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